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近况的调查报告

点击数:668 | 发布时间:2025-06-09 | 来源:www.zhaiyuwu.com

    1、问题的提出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包括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等多方面,培养起来是一项要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覆盖于教育全方位的长期性、系统性的教育工程,困难程度较大,加之在乎识、道德、心理和理想等软指标上很难考评教育成就,因此,怎么样革新、搭建和推行行之有效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模式是困扰很多高职院校的一个问题,也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范围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本项研究即是以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拓展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近况的调查,剖析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2、调查办法与过程

    (一)样本选取。该项调查是根据非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部分与高职院校打造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高职毕业生常见就业的服务类行业的企业,与对职员职业素质需要较高的三资企业等共计150家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

    (二)过程推行。调查自2013年5月起推行,历时四个月,至8月末结束。期间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累计向调查对象发放《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调查问卷(企业用)》150份,其中走访调查发放50份,收购50份,互联网调查发放100份,收购100份,经筛查,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100%。另外,辅以访谈法,与走访调查的部分对象围绕《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调查访谈提纲(企业用)》展开更为深入的话谈,获得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背后的原因描述。

    3、调查数据统计剖析

    (一)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需要的剖析。问卷第4题各选项列举了职业素质一般表现的17个方面,其中用人单位觉得作为录用职员的规范,高职毕业生最应当拥有的有爱岗敬业、踏实主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革新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学习提升的能力列为对高职毕业生应当拥有的职业素质的期待(见表1)。

    表1 用人单位觉得高职毕业生应当拥有的职业素质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一般表现 用人单位选择占(%)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一般表现 用人单位选择占(%)

    爱岗敬业 97.33 严谨守纪 36.67

    踏实主动的工作态度 86.67 服从领导 36.00

    团队协作能力 80.67 身心健康 30.00

    专业常识和技能 74.00 合适的职业进步方向 23.33

    人际交往能力 68.67 学习提升的能力 18.00

    适合的自我认知水平 60.67 组织管理能力 16.00

    明确的职业兴趣和择业目的 56.00 革新创造能力 12.67

    诚实诚信 52.00 科学适当的职业奋斗目的 8.00

    完成任务的能力 41.33

    (二)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近况的评价。大部分用人单位觉得,相对于其他就业群体,严谨守纪、服从领导是高职毕业生突出的优点,适合的自我认知水平和踏实主动的工作态度也是可取之处。相反,人际交往能力与职业的可持续进步和上升空间是高职学生较为明显的劣势(见表2)。

    大体上,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认可度评价较好,但也有近一成的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表现出的职业素质比较不认可(见表3)。

    表2 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优、缺点的评价

    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一般表现 用人单位觉得是优点的占(%) 用人单位觉得是劣势的占(%)

    严谨守纪 78.00 12.00

    服从领导 69.33 6.00

    适合的自我认知水平 58.67 15.33

    踏实主动的工作态度 54.00 28.00

    人际交往能力 24.67 65.33

    表3 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认可度评价

    认可程度 用人单位选择的占(%)

    很认可 4.00

    认可 51.33

    比较认可 36.00

    比较不认可 8.67

    (三)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评价和建议。问卷第6题结果显示,超越90%的受访的用人单位认同现在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效果。访谈对象中,与高职院校打造校企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100%都曾参与过学校拓展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并获得好的成效。

    问卷第7题列举了高职院校拓展职业素质教育的4个一般渠道,调查结果是大部分用人单位同意通过实习、实训拓展职业素质教育,觉得学校开设专门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也是很有必要的,相比于以上两种方法,对于学校在理论教学课堂内和学生活动中拓展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方法,用人单位的认同和关注度不高(见表4)。

    (四)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五个方面认识的剖析。调查者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划分成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这5个方面,请受访的用人单位根据其认同的要紧程度排序。结果是,几乎100%的用人单

    位都把职业道德排在第一,而职业心理多被排在末位。对于职业能力的要紧程度,各家用人单位看法分歧较大,将它排在前两位和后两位的基本上各占50%,其中,有接近10%的用人单位将职业能力排在最后一位(见表5)。

    表4 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一般渠道的认同度排序

    教育渠道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合计

    在第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 10 23 40 43 116 在第二课堂学生活动中拓展职业素质教育活动 23 22 27 52 124

    开设专门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 51 64 35 0 150

    通过实习、实训拓展职业素质教育 66 41 27 9 143

    合计 150 150 129 104

    表5 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五个方面的看重程度排序

    职业素质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合计

    职业意识 0 34 53 19 44 150

    职业理想 0 34 68 32 16 150

    职业能力 1 72 5 59 13 150

    职业道德 149 1 0 0 0 150

    职业心理 0 9 24 40 77 150

    合计 150 150 150 150 150

    (五)用人单位对职员职业素质教育的态度。问卷第9题问及“贵单位是不是对职员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回答“是”的占100%,可见,用人单位都重视并且推行职员的职业素质教育。

    (六)调查结果拥有常见适应性。调查在样本的选取上是使用非随机抽样的办法,选取了各行各业共计150家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见表6)。从问卷数据统计剖析结果来看,不同产业、性质不同、规模存在较大差异的各用人单位在问卷回答上没有明显特点性差异,访谈中也未发现该问题。因此,觉得该项调查结论拥有常见适应性。

    表6 调查对象基本状况

    项目 单位性质 所属产业 单位规模

    国有企业 三资企业 民营企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小

    50

    人 50

    200

    人 200

    500

    人 500

    1000

    人 大

    1000

    数目 10 60 80 2 24 124 33 19 48 31 19

    百分比 6.67

    % 40

    % 53.33

    % 1.33

    % 16

    % 82.67

    % 22

    % 12.67

    % 32

    % 20.67

    % 12.67

    %

    4、研究结论

    (一)用人单位很看重的职业素质恰恰是高职学生欠缺的。比如:接近70%的用人单位觉得人际交往能力是职员需要拥有的职业素质之一,然而,同时有超越65%的用人单位觉得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高职学生相对于其他就业群体在职业素质方面的明显劣势。相反是有74%的用人单位觉得专业常识和技能是职员需要拥有的职业素质之一,之所以将职业能力排在次要地方上,其中有一个无奈是什么原因,就是用人单位常见觉得即使从事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常识和技能与实质工作职位需要的职业能力之间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要想有称职的职员上岗,用人单位总是都要再对录用的毕业生进行专门的职位职业能力培训。

    (二)某些职业素质方面的劣势是制约高职毕业生职业可持续健康进步的瓶颈。大部分受访的用人单位没把科学适当的职业奋斗目的、学习提升的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这类高职学生比较欠缺的职业能力列为对高职毕业生应当拥有的职业素质的期待。然而,这类素质正是一名职业者推进其事业持续、积极、向上进步的要点。

    5、考虑和建议

    大家不能不承认,在职业素质教育方面,用人单位比学校更超前。借鉴成功的经验,将用人单位对职员职业素质的需要作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必然可以对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事半功倍有哪些用途。因此觉得,校企合作不失为提高和革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一条要紧渠道。高职院校若要通过校企合作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拓展工作:

    (一)校企合作,一同开发专门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即是传统的也是效果最好的教育方法之一。因此,让职业素质教育进入高职院校的课程、课本和课堂,应当是达成教育目的的便捷渠道。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不只要进理论课堂,更应当进入实训课堂,由于只有在基于职位真实工作情况的模拟实训环境中进行的实训教学,教师才能更好的饰演“老板”,学生才能更好的领会“职员”,职业体验感才能更强,职业素质教育才可以愈加深刻。

    (二)校企文化对接,广泛汲取企业拓展职员职业素质教育的宝贵经验。日常,三资企业和一些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在职员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方面十分看重,并且采取了相当多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如:规章制,就是将企业需要的职员应当拥有的职业素质以规章规范的形式公告,并用以约束职员的职业行为;早会制,有些企业借助早会集体学习,目的为提高职员的职业能力,有些企业将早会设计成激起职员职业理想的“苏醒早餐”;培训制,据悉相当多的企业都会对职员进行不定形式的按期培训,近几年较为时尚的培训形式是素质拓展练习,即通过团训达到认可职业道德、调整职业心理、明确职业意识、激起职业理想和培养人际交流、团队协作等职业能力的目的等等,都很值得参考。

    (三)借鉴企业职员考评机制,加快推行素质学分规范,打造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打造素质学分规范,就是要真的打造有效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包含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学习力的评价、职业素质的评价和个性专长进步的评价等等。对于职业素质的评价,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规范,与兴趣、专长、潜力等设置以多层次、多选择、开放性的考核形式为主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机制,通过规范与机制来明确职业素质在高职学生人才培养水平方面的地位和用途,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和评估来促进高职院校加大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看重,打造好的职业素质教育环境。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